Thursday, June 7, 2007

日本戏剧--能剧

(日語:能,のう),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是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种古典歌舞剧,由中世纪从中國传入日本的舞乐和日本的传统舞蹈融汇,從镰仓时代後期到室町時代初期之间创作完成。能在日本作为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与歌舞伎一同在国际上享有高知名度。

内容及名称
所謂的“能乐”(能楽)是「式三番」、「能」(古典歌舞剧)、以及「狂言」(古典滑稽剧,“能”的幕间休息时表演的一种短剧,为与现在的“狂言”区别,多 称“本狂言”)的总称。这三种表演都是由能乐师(能演员、狂言演員及樂師)表演的传统戲劇,但是按照戏曲、戲劇技法和演員的不同又有所區別。廣義的「能」 与「能乐」相通;狭义上則指「式三番」以及「能」。从中世纪以来長期被稱為「猿樂」、「申樂」、「猿(申)樂之能」,但從明治时代改称为「能乐」後,能樂 就成為了一般的通稱。


能的舞台。舞台中央的是主角(シテ),在最前方背向觀眾的是配角(ワキ)。配角旁邊的是合唱團(地謡),主角後面是樂師團(囃子方,右起為笛、小鼓、大鼓、太鼓),輔佐員(後見)。

以下針對能(狭义的能樂)作介紹。能是以主角演員的歌舞为中心,与伴奏之唱唸及奏樂所构成的音乐剧。演員使用面具是能的特征;能的面具稱為能面。戲劇的要 素是由舞蹈(舞)、唱唸(谣)和奏樂(囃子)所構成。其中負責舞与谣等实际表演技巧的是主角(仕手:シテ,能的主角)、配角(脇:ワキ,能的配角)以及狂 言演員(狂言方);負責音乐伴奏的是樂師(囃方),由笛樂師(笛方)、小鼓樂師(小鼓方)、大鼓樂師(大鼓方)、太鼓樂師(太鼓方)组成。主角負責主導齊 唱(地謡)以及演出進行的管理;演出進行由輔佐員(後見)執行。配角、樂師和狂言演員合称為三役。



“舞”是能劇的主幹要素,這點由能劇的日語動詞不是用“演 じる”,而是“舞う”即可見一斑。雖然定義上, 在能劇中存在著明確的舞蹈部分(クセ、舞、キリ)和演劇部分(由“仕草”、“所作”等動作所構成),但実際上,後者也定有各式各樣的“型”,因此“所作” 在定義上雖是由抽象的、象徴性的動作所組成,但廣義上也能視為舞蹈的一部份。也就是說,「舞」的要素亦可泛指在能劇中以身體各部份所表現、詮釋出的一切動 作。

能舞的特徵為於圓形運動中,使用著極端的摺足[[摺り足]與獨特身體準備姿勢[構え]之技術手法。上述摺足與構え不僅在能的舞蹈部分使用,在能的戲劇的部 份也被使用。 摺足是一種足底緊貼舞台面,不舉起腳踝部份的特殊運步法(此種運步法特別被稱為運步[ハコビ]) 。為了要能圓滑地使用此種運步法,必須採取膝蓋彎曲身體重心落在下半身的姿勢,這種身體準備姿勢就是所謂的「構え」。演員藉由運步[ハコビ]和準備姿勢 [構え]兩種技法將自身身體造型,並由此表現出能舞蹈中具有詩學般官能之部分。

日文中“舞”這一詞主要是以能為中心的用語。能的舞蹈從沒被稱作跳舞「踊り」。關於這個問題,有諸家說法,根據繼承柳田國男理論的渡邊保之論述,相對跳舞 含有飛躍或是跳躍之意,“舞”這一詞具有“迴轉”「まわる」亦是圓形運動之意,這一點也被看作是能舞的特色。 相對於在橫長形舞台上,正面面向關觀眾演出的“歌舞伎”或是由歌舞伎裡產生的“日本舞踊”而言,能裡面舞蹈所具有的特色為,在三面面對觀眾的正方形舞台 上,演員邊意識三方觀眾的視線,邊做出劃圓般的動作為基本特點。

若是將能“舞”和“歌舞伎舞踊|歌舞伎舞踏”、“日本舞蹈[舞踏]”作比較,能舞的特色是靜態的,一曲當中沒有甚大的緩急差異, 身體在極度的緊張下呈現出彷彿如硬線條般的體態。此外和西歐的舞蹈芭雷相比,能否定了藉由跳躍以企圖上天的動作,反而採取了重心向下全身呈現出堅實量感的 動作。能全體的節奏[テンポ]比西歐諸般舞蹈緩慢,屬於靜態的節奏。從上可知,能舞不僅和西歐舞蹈相較下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此外和歌舞伎舞蹈、 日本舞蹈相較下,也是含有很大相異的特質。



能裡面以言語來表現所有的劇情部分稱為謠。也就是說戯曲自身,戲曲的詞章、科白被稱為謠同時,這些詞章、科白裡獨特的調子或是抑揚變化的部分(節)也被稱作謠。

能的戲曲裡,登場人物的科白之外,還包含了被稱作地謡的齊唱表現手法。地謠不僅是舞的部分所使用之背景唱曲,其使用的言語表現也還包含了登場人物的心理描 寫或是情景描寫,後代的人形浄瑠璃や丸本歌舞伎等等裡也同樣繼承了這樣的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成為了日本特有的演劇形式。故而能的戲曲無法等同於一般西 歐的對話劇,因為當中有很大的部分為使用著獨白或是敘述的手法。

謠分為沒有調子變化的台詞部分(コトバ)和有調子抑揚變化的部分(節)。台詞為科白,等同於對話,只有劇中演出者才能使用。有調子抑揚變化的部分(節), 通常又被分為合拍(拍子合)和不合拍(拍子合ハズ)兩部分。若是單純從詞章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區別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只使用上述獨白或是敘述的表現來做分 別。地謠一定只唱有有調子抑揚變化部分(節)的謠。若是說台詞的謠是屬於論理的、散文形式的對話,那麼,有調子抑揚變化的部分(節)的謠則是為將感情帶到 高潮如同詩般的言語,基本上使用著美麗的文句和聽起來動人的音調變化作為主眼。實際上,在能裡面演出者若於劇中有對話的場合,一開始先使用台詞做雙方對 話,到了單方感情達到高潮的同時,中途就轉換為有抑揚變化的部分謠,這樣的轉變手法是很常見的。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即使是所謂的台詞,還是含有異於現代人通常對話感覺的抑揚。而且這樣的抑揚是以型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說能裡面所有言語的表現,要如何發話、歌唱都有預先固定好的樂譜作為標準。自然,也無法拿謠和現代新劇裡的台詞做比較。

囃子

能的音樂要素為謠和伴奏(囃子)所構成。在一曲當中複雜地組合了,只含有謠構成的場面、謠和伴奏一同演奏的場面、只含有伴奏的場面(大部分此時為主腳シテ 的舞)等三種場面。簡單而言,伴奏若是和謠一同演奏時,伴奏作為謠的音樂,發揮了輔助謠的功能(稱作「はやす」)。伴奏獨奏的場合,可以透過四種或是三種 樂器緊密地演奏成為獨立的樂曲。


右起為笛、小鼓、大鼓、太鼓。

能剧的伴奏使用的乐器有笛(能管)、小鼓、大鼓(也称大皮)、太鼓(締太鼓)。也称为四拍子。演奏小鼓、大鼓、太鼓时也要吆喝。吆喝声是伴奏里重要的一部分,有固定的曲谱。

能管是竹制的横笛,有吹口和按孔(七个),表面涂漆。由于吹口和按孔间的管内嵌有被称为“喉”(ノド)的细竹,能发出篠笛等其他乐器无法达到的高音。作为 四拍子中唯一的旋律乐器,在只有伴奏的舞蹈(序之舞、中之舞等)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奏乐部分单独演奏时要和着拍子,但在与唱唸(谣)共同演出吹奏旋律 时不和拍子。

小鼓是樱木制、沙漏型的鼓身,里外有两张皮革(马皮蒙在铁圈上),以麻绳拴住固定的乐器。演奏时左手提携麻绳,小鼓置于左肩,右手击打。根据麻绳的拧法、 击打皮革的位置、击打力量的强弱,发出的声音可分为四种(チ、タ、プ、ポ)。演奏时常用往皮革上呵气,或者用唾液去浸湿里层皮革上贴着的调子纸(小片和 纸)等方法来达到合适的湿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