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7, 2007

日本戲劇--歌舞伎

歌舞伎 是日本所獨有的一種戲劇,也是日本傳統藝能之一。在日本國內被列為重要無形文化財,也在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代歌舞伎的特徵是佈景精緻、舞臺機關複雜,演員服裝與化妝華麗,且演員清一色為男性。


來源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源於「傾く(かぶく)」此字的連用形。日語中,將引人注目的動作、服裝稱為「かぶき」,而這樣的人稱為「かぶき者」。有人因此貼切地用了 同音的三個漢字:歌(か)、舞(ぶ)、妓(き)來為這種表演命名,「歌舞妓」一詞因而誕生。不久因為也有男性參演,所以也有人寫做「歌舞伎」。後來由於禁 止女性演出,「歌舞妓」這種寫法變得非常稀少,自明治時代以後,定稱為「歌舞伎」。


歴史

一般認為起源於戰國時代末期,出雲的巫女阿國是歌舞伎的奠基始祖。最初是在能樂的舞臺上演出的念佛舞蹈。
阿國的表演非常受歡迎,引起眾多賣藝女子爭相模仿,因而產成了女歌舞伎(おんなかぶき)(或作歌舞妓)。

遊女歌舞伎(ゆうじょかぶき):

遊女即日本古時的娼妓,依照外貌與技藝素質的高低分為許多等級。江戶時代初期,由於歌舞伎表演盛行,許多遊女亦模仿演出,並常有藉機賣淫的情事。因為敗壞風俗,1629年開始,幕府 (日本)下令禁止女性演出歌舞伎。

若眾歌舞伎(わかしゅかぶき,日文中「眾」字為「衆」):

若眾意指年輕男子,在江戶時代指的是尚未舉行成年禮的少年。這時男子的髮式是若眾髮,額髮不剃,剔除頂髮後紮上結髮帶;有些未婚少女也會結成這種髮式。由 於女歌舞伎遭到禁止,便開始由貌似女子的「若眾」來擔任表演工作。與女歌舞伎相同,因為藝人賣淫破壞風紀,1652年開始,幕府禁止少年男性演出歌舞伎。

野郎歌舞伎(やろうかぶき):

野郎意為男性,此處是「野郎頭」的略稱。野郎頭是江戶時代一般成年男子的髮型,乃是將額髮剃掉後,將中間的一撮頭髮向前結成半月的形狀。野郎歌舞 伎是在若眾歌舞伎被禁以後所產生的歌舞伎型態,由蓄著野郎頭的男性來擔任表演工作。由男性演員演出的傳統維持至今,並成為歌舞伎的一大特色。

元祿歌舞伎(げんろくかぶき):

以元祿時代為中心的約半個世紀,是歌舞伎發展躍進的時代,許多表演的形式是在這個時代確立的。後人稱這個時代的歌舞伎為元祿歌舞伎。

[編輯] 舞臺設施

1860年代的歌舞伎演出。左側走道為花道,右側為假花道。旋轉舞臺(廻り舞台 まわりぶたい)



位於舞臺上,是歌舞伎演出裡重要的換景設備。歌舞伎對舞臺效果的需求,造就了全世界最早固定設置於劇場的旋轉舞臺。

升降平臺(セリ)
大型的升降平臺主要用作換景之用,小型的升降平臺則用來讓演員出奇不意地登場或退場。

舞臺陷阱區(奈落 ならく)
位於舞臺與花道的下方。

花道(はなみち)
自觀眾席後方左側的休息室通聯至舞臺的表演區域,通常與舞臺同高。花道除了是演員登場的重要通道之外,就演出而言,和舞臺一樣屬於表演空間。花道在歌舞伎的演出中是固定配置,偶有另外架設於觀眾席右側的假花道。

懸吊設備(宙乗り ちゅうのり)
位於花道上方,用來使亡靈或動物角色的演員騰空飛行。古代的懸吊設備由人力控制前進與升降,現代化的劇場中都已採用自動控制,並且也有在舞臺上左右飛行的可能。

電影導演的工作崗位與職責+專有名詞解說

好像與戲劇有點離題,不過仍想與大家分享和討論

● 導演Director

電影製作中,負責詮釋及技術監督等藝術創造工作的人,除了在攝影機前指導演員動作和對白外,電影導演還需控制攝影機位置和運動、聲音、燈光,以及其他形成 電影最後面貌的元素。在將劇本轉化為電影的過程中,導演要監督一群各具專長的藝術家和技術人員,拍攝時只有導演對製作的各個層面有最後決定權。


● 第二工作組導演Second-unit Director

擅於處理可能牽涉複雜的特殊效果,和眾多臨時演員、馬匹等的大規模動作場面的導演。典型的第二工作組導演通常不擅於指導演員或處理精細的戲劇場面,但其組 織及處理大場面的能力,有時超越普通導演。好萊塢影片中最令人難忘的段落,有些就是出自第二工作組導演之手,如《賓漢》(1962)中馬車追逐場面。瑞夫 斯.伊森、雅基瑪.科鈕和安德魯.馬頓即是相當有能力和知名度的第二工作組導演。


● 鏡頭內剪接In-camera editing

拍攝電影時,利用攝影機的操作,直接在影片拍攝過程中進行如同剪接效果般的分鏡拍攝方式,亦即鏡頭與場景的變換,是在拍攝過程中決定。鏡頭內剪接是寫實主 義電影常用的手法,為的是取得一種自然天成的感覺。它也常出現在某些實驗電影工作者的作品中,他們喜歡完整的保留所攝得的鏡頭原貌,不注重事後重組或修飾 已拍攝的素材。


● 基調Tone

構成整部影片主要傾向的格調。基調原為音樂用語,指整部音樂作品從頭到尾反覆出現的旋律變化或完整主體。導演根據劇作提供的內容,憑藉本身的生活經驗、藝 術感覺、哲理思變以及對社會的洞察力,捕捉和設計未來影片的基調,運用符合影片基調的電影語言,透過影像造型與聲音造型作為媒介表現出來。


● 內在節奏Internal Rhythm

經由演員或物體在畫面中的運動所形成的節奏,與經由剪接和鏡頭長短所形成的外在節奏不同,如:《摩登時代》(1936)中,查爾斯‧卓別林在生產線上轉螺帽的動作而產生的節奏感就屬於內在節奏。


● 外在節奏External Rhythm

電影的批評用語,指一部影片中經由剪接而成的節奏,如:剪接師使用一連串長度遞減的鏡頭,即可讓一位長跑選手似乎以一種驚人的速度越跑越快。電影影像的剪接節奏其功能基本上和詩中的措詞一樣,可用來強化我們對美、浪漫、歡樂氣氛的印象,以及其它感官的知覺。


● 拍攝提綱Shooting Outline

為拍攝一部影片或某些場面所製定的拍攝內容要點,拍攝提綱與分鏡劇本不同,他對拍攝內容只起提示作用,對如何拍攝不作具體規定。


● 分鏡劇本Shooting Script

亦稱為「導演劇本」,包含動作、對白以及導演和攝影師的重要工作資料之劇本。此一工作資料包括鏡頭的類別、鏡頭的號碼、時間地點的標示、畫面內容、台詞、音樂、鏡頭長度,以及特殊效果指示。導演就根據這個劇本來拍片。分鏡劇本也可以當作剪接師的工作藍圖。


● 畫面分鏡劇本Story Board

以草圖、繪畫或照片,一連戲順序將影片段落或者部影片的主要動作和敘述流程摘述出來。廣泛地被用在動畫片的製作,以及呈現給客戶審閱的電視廣告影片企劃中,某些事前作業謹慎的劇情片導演也會使用畫面分鏡劇本。


● 拍板Slate

上面以粉筆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的小木板,每一鏡次拍攝前後或拍攝後,由專人負責拿著百在攝影機的鏡頭前拍攝數秒,場記板上所寫的 資料,在剪接時可以用來辨認鏡頭,這是默片的的場記板,聲片的場記板則另外在板子的上緣附上一段拍板,上塗黑白相閒條紋一端可以開合,在板子上拍出清楚聲 響,以利於剪接時聲畫同步作業的進行。


● 即興技巧Aleatory Technique

只影片的全盤或部分內容透過即興狀況來發展,沒有事先架構的意念與形式,在拍攝某一事件時運用即興技巧。即興技巧普遍為真實電影與直接電影的記錄片拍攝者採用,劇情片導演也常使用這種技巧。


● 提示訊號Cue

一個被指定的訊號、動作、手勢,或是一句台詞用來提示演員或技術人員作某一動作的準備,如:開始表演、開始攝影機、加快動作等訊號。


● 拍攝超尺Overshoot

只一部影片所拍攝的毛片超出預定的長度,之所以會超尺可能是因為導演求好心切所以多拍,以便剪接時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也有可能是經驗不足的導演怕拍得不夠,剪接時會出問題,無論如何投資者都不喜歡發生超尺的情況,因為超尺就可能追加預算。


● 殺青In the Can

美式俚語,原意指拍好的底片已經放在片盒中準備送去沖洗,後衍生為電影拍攝部分已經完成。


● 風格Style

表達一電影意念的方式,此一表達方式既有效的表露該意念,又有效的表露電影工作者對該意念所持之態度。風格是電影工作者處理意念之際的個人反應。電影工作 者的風格,可以是寫實的,像狄西嘉的《單車失竊記》(1948);可以是印象的,像費里尼的《羅馬》(1972);可以是表現的,像庫柏力克的《發條橘 子》(1972);可以抽象的,像亞蘭雷內的《去年在馬倫巴》(1960);可以是超現實的,像布紐爾的《黃金時代》(1930)。由於風格是電影工作者 個人的創作表現,因此,沒有兩個導演的風格是完全相同的。也因此,作者風格分析,一直是電影批評的主流之一。


● 觀點Point of view

指拍攝者擇取某一觀視者地位,而與被攝物形成客觀或主觀關係之意。在客觀觀點中,攝影機是一置身事外、不為人注意的動作紀錄者。在一個場面中,攝影機雖可 以用遠、中、近各種鏡頭來攝取動作,但它仍是居於旁觀者的地位,而非參與者。客觀觀點不想讓觀眾注意到攝影機的存在,也不想讓觀眾注意到人物的觀點。拍攝 者希望景象與運動之在現,盡量不露痕跡。主觀觀點則使攝影機居於主動地位,攝影機的鏡頭儼然就是劇中人物的肉眼或心眼。


● 場面調度Mise-en-scène

場面調度出自法文,意為「擺在適當的位置」或「放在場景中」。開始用於舞台劇,指導演對一個場景內演員的行動路線、地位和演員之間的交流等表演活動所進行 的藝術處理。由於電影和戲劇在藝術處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場面調度一詞也被引用到電影創作中,意指導演對話框內事物的安排。電影場面調度除了包括光影、空 間、佈景、服裝、化妝等畫面內部元素外,基本上包含兩個層次:演員調度與鏡頭調度。

演員調度指導演藉著演員的運動方向、所處的位置的更動,以及演員與演員 之間發生交流時的動態與靜態的變化等,造成畫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別,揭示人物關係及其情緒的變化。鏡頭調度則指導演運用攝影機方位的變化,如推、拉、 搖、移、升、降等各種運動的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種不同視角,和遠、全、中、近、特等各種不同景框的變換,獲得不同角度、不同視距的鏡頭畫面,展示人 物關係和環境氣氛的變化。

演員調度和鏡頭調度的結合,構成了電影的場面調度。它的靈活性可以使演員與攝影機同時處於運動狀態,使演員的表演和動作不間斷的 進行下去,情緒不中斷,同時有利於展示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到一氣呵成的效果。

電影場面調度不僅指單個鏡頭內的調度,同時也包含鏡頭組接後構成的一個完整場 面的調度。場面調度的依據主要是劇本提供的內容,編劇描述的人物性格與心理活動、人物之間的矛盾糾葛、人物與環境的關係等。導演根據自己對劇本的理解和對 生活的獨特發現,產生場面調度構思,並在影片攝製過程中逐步實現這一構思。

場面調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能產生銀幕畫面的構成作用,傳遞富於表現利的造 型美之外,它對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活動、渲染環境氣氛、寄予哲理思想、創造特殊意境等方面,都可以產生積極的審美作用,增強藝術的感染力量,活躍 和推動觀眾的聯想,從而滿足觀眾的審美享受。但它的作用的發揮常得力於演員的表演,攝影與美術的造型,以及蒙太奇的技巧等各種藝術的綜合,否則它的作用就 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戏剧十大禁忌

1) 冷场
2) 背台
3) 怯场
4) 忘词
5) 笑场
6) 抢戏
7) 挡位
8) 声量小
9) 眼神 (精神 )
10) 身体 (力量)

很怀念这十大禁忌, 以前第一次去尊孔营时, 时常都有提到这十大禁忌...

葛羅托斯基與貧窮劇場

貧窮劇場

「貧窮劇場」的理論創始者為波蘭導演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1933-99),1959到64年間,他與十幾位演員在一個名為歐普勒(Opole)的小鎮,實驗新的表演訓練法,1965年,這 個劇團遷移到工業大城渥克蘭(Wroclaw),並正式定名為「波蘭劇場實驗室」(Laboratory Theatre,1965-84)。根據美國導演布魯克(Peter Brook)的觀察,葛羅托斯基式的劇場是將劇場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由一小群人完全地投入、在沒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達成;葛氏自己的著述,則將貧窮劇場定 義為:


1. 一種與聲光華麗的「富有劇場」相反的劇場,專注於劇場本質的探討。
2. 一種嚴謹組合的劇場,排除任何任意隨機、題旨不明的表現。
3. 對表演者與觀眾關係(the actor-audience relationship)的詳細實驗,
演員為劇場藝術的核心。
4. 表演訓練目的不在增加演員的表演技巧,而是在移除演員生理對心理過程的排抑,
讓演員的身體消失,自由且豐富地展現心理震動。
5. 所有的技巧均指向形而上的思維、禁忌或神秘,劇場意在衝撞或者辨識,
它一種真正的生活方式,在裡面,真正達成的是:一個人重生,並為另一個人完整地接受。


這套神似於修行展演及排練美學,由演員出發,由演員展現,很明確地與文學性劇場劃清界線,亦具備自外於當時風起雲湧的政治劇場潮流的能量;完整的貧窮劇場 理論。 值得注意的是:貧窮劇場有其賴以紮根的群體生命經驗、或者文化意涵,葛氏的神秘,對意識底層從來沒有救贖觀念的非天主教徒來說,或許就真的不知伊於胡底, 這是世界各地貧窮劇場後繼者的最大挑戰,因為,當社會發燒時,對當下意識型態的相對稀薄,每每成為這些後繼者的原罪。


part 2

Grotowski是20世紀劇場偉大的改革者之一。

Grotowski於1933年誕生在波蘭東南方小鎮Rzeszow。16歲時曾因重病入院一年,對他的劇場美學產生深刻的影響。1951年,他開始接受 演員訓練,曾遠赴莫斯科學習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方法。1956年後開始在波蘭各地從事劇場導演工作。1959年,他又與法拉森(Ludwik Flazen)創立「波蘭實驗室劇坊」(The Polish Laboratory Theater),致力於劇場實驗。

「波蘭實驗室劇坊」以研究工作為重點,作品多由個別的研究議題發展而成,因此自1965年起,劇坊正式成為「表演研究中心」,並獲政府支助。1968年 後,Grotowski淡出劇場,不再編導任何作品,轉而以表演來追索生命創作、昇華的可能管道。1982年波蘭當局宣佈戒嚴,Grotowski申請政 治庇護前往美國,並在加州大學爾宛校區(UC Irvine)舉辦客觀戲劇(Objective Drama, 1983-1986)研究傳習計畫。Grotowski在1999年1月卒於義大利,享年六十五歲。

貧窮劇場-定義

果陀夫斯基創造的貧窮劇場,所主張的即是將舞台上所有的東西簡化到極至,由於果陀夫斯基認為,在舞台上演員的呈現才是劇場裡最重要的部分,演員藉由他們的 肢體來和台下的觀眾交流,所以,舞台上的燈光,音效,布景等外在的劇場元素,都必須要將其重?要性削減到最低,甚至連劇場都可以拋棄,因為,只有演員才能 創造一切;當果陀夫斯基的貧窮劇場崛起之時,正面臨著電影以及電視的發明,電視和電影的發明,讓一些平常難以在舞台上處理的畫面問題都一一的解決了,貧窮 劇場面對這種新興媒體的崛起時,果陀夫斯基提出一個方法-”少即是多”,也就是說果陀夫斯基認為,劇場如果要能在此時繼續的存活,就必須將劇場回歸到連電 影以及電視都無法取代的,為了不使劇場和這些新興的媒體混為一談,果陀夫斯基所提出的劇場回歸指的就是舞台上的演員和舞台下的觀眾面對面直接的交流,這就 是新興媒體所無法取代的東西,電影和電視雖然可以處理高難度的場面調度但是他卻無法有和觀眾直接面對面近距離交流的機會,而這就是劇場本質,
為了更逼近劇場本質,劇場就必須拋棄掉所有的外衣包裝,所得到的東西極為貧窮劇場,讓演員用他的身體和聲音去刺激觀眾,使其除去觀眾原本所擁有的價值觀和自我保護機制,讓觀眾和演員一起進入如瑜珈般的覺醒境界。

貧窮劇場-神聖的演員

在貧窮劇場中,果陀夫斯基提出了”神聖的演員”此一概念,他認為演員世界由他的身體來傳達訊息,如果演員最終的目的只是為了收受名利,那就和妓女沒有甚麼 差別利用自己的身體來取悅別人,而果陀夫斯基認為大部分的演員都為了博取觀眾們的喜愛,不斷的賣弄自己的身體來討好觀眾,就像是妓女一般,而神聖演員則 否,神聖的演員以自己的身體為祭品,讓身體成為表現內在的管道。

貧窮劇場-METHOD

果陀夫斯基所堅持的原則,非常的實際,他要他的演員們不要只會空談心性,要動手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才會有所了解,而果陀夫斯基所謂的METHOD包含兩個 部分,第一個部分即為身體和聲音的訓練及劇本和空間的處理,也就是第一技術,演員們每天必須做2-3小時的基本練習,基本訓練當然包括體操,雜技,呼吸訓 練,注意力集中等,目的就是為了找出能左右人的身體表達的方法,接著就開始排戲,到了晚上就正式演出,每天的作息皆如此,演員經由每日如儀式般的自我鍛鍊 身體和聲音,來排除身體的阻礙,讓自己的軀殼達到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於是演員的內在也就可以完整的表現在觀眾面前;至於第二個部分也就是不可說的第二技 術,所重視的是個人自我實現的內在發展鍛鍊,第二技術的訓練目的在於釋放,釋放出一個人的精神能量,演員藉由和導演一對一的工作之間,進行深入的自我成 長,在這種自我專注的鍛鍊過程中,演員必須克服主觀性的想法。然後,進入身心合一的領域,由於每個人的生成造化不一,而要成功並且成為真正的神聖演員除了 個人努力之外也必須要有機會,才得以實現,所以,這也就是果陀夫斯基認為第二技術是不可說的原因,事實上,果陀夫斯基的方法只有上述的第二技術部份,第一 技術只是將其不純熟的身體,藉由每日的鍛鍊,變成熟可掌握,而不致成為內在能量流動的一個最大障礙,也就是說,第一技術是為執行第二技術的首要方法,在這 段期間中,演員的訓練不是將這些技巧一一的熟記,而是利用技巧來消除障礙罷了。

果陀夫斯基對其劇場的演員都保持著一定的規矩,他要求他的演員必須要在舞台上真實且無保留的對觀眾們坦誠,他認為演員就像畫家,模特兒以及作品的合成體, 演員的身體已經不再是演員自己所擁有的,所以,他希望他的演員要完完全全的投入,必須在劇場中保持嚴肅,不能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來創作,而演員的身心狀況 都要隨時隨地調整在最佳狀況之下,就如同演員的身體以非一人所有,所以,要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因為良好的身體才能有一定素質的創作作品出現,在舞台 上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力也是演員必須注意的,最後,他認為演員和導演的地位為同等的互助關係,藉由兩人共事之過程中,相互成長。

客觀戲劇(Objective Drama)

Grotowskiy在1983-1986,美國加州大學爾苑校區所從事的「客觀戲劇」,是個過渡性色彩非常明顯的階段性工作。雖說是個過渡期,但葛氏在 此時期利用新的工作班底,將「參與劇場」(1969-1978)和「溯源劇場」(1976-1982)的探索做了整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於身為美 國的大學教授,葛氏被強迫在大學體系內從事教學,因此,無心差柳柳成蔭,在這短短3-4年內,葛氏的研究成果隨著美國文化、學術的影響力廣被各方---包 括我們在80年代的「小劇場運動史」。簡單地說,葛氏利用1983-1986間在美國進行的「客觀戲劇」,一方面沉澱70年代的探索成果,一方面則擺脫過 去,瞻望50歲以後的工作前景。

客觀戲劇,這是葛氏在溯源劇場跟藝乘之間一個短暫的過度期,前後長達約四年,這個時期中,葛氏將其在參與劇場、溯源劇場所獲得的運用身體的方式,經過統整 之後,成為一種訓練。他試圖在這種訓練課程培養出一班演員,再用這班演員重新喚起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就是因為其想呈現的,並不是感動人主觀情緒的作品, 而是呈現一種具有客觀性和共通性的藝術作品。同時,這種訓練方式影響了許多劇場界的訓練模式。

針對客觀戲劇,為使學生的身心進入適當的工作狀態,葛氏安排了一些訓練活動作為例行的功課,期訓練包括身體即聲音的訓練,以及團體的訓練。例如包括運行 (一種模擬星體運行的肢體開發方式)、守夜、走山(在野外長時間的奔跑)和training(在指導者的引領下,進行不間斷的長時間連續動作)等,都是葛 氏在客觀戲劇時
期統整出來的訓練方式。

類劇場

1.創作行動需要最大量的沉默:

在劇場工作時,要以最大量的沉默,最少的話語來代替一般的討論活動。如果沒有一個規定存在的話,那麼任何創作過程中都會出現鬧烘烘的討論,使得創作行為更加複雜、沒有效率!

2.做自己、相信自己:

無論何時,只要站在舞台上時就務必相信自己的角色,不要隱藏或逃避真實的感受。並且用心去完成一切,這將會讓自己更相信角色。

3.安全伴侶:

這個角色不是舞台上的任何一個角色,也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夥伴、情侶或某人!當自己活在與某人的關係中,並且去探索彼此之間的互動過程或自我身體的接觸後,那麼就完成第二個再生與找到安全伴侶的第三個再生,就是自己本身的行為會有明顯的改變。


藝乘

藝乘-Art as Vehicle為果氏於1986-1999在義大利做的研究,亦為他生平最後一個研究活動。

藝乘就是:以藝術創作作為個人生命的實現,一種解脫的方法,藉著表演來體現個人的生命,不是扮演別人,而是藉著「Action」找回被遺忘的內在生命,回 歸最原初的人;藝乘的呈現,並沒有任何一種美學類型可以將其歸類,藝乘的工作是儀式性的,不是用來觀賞的,而是位了表演者的身心轉變。

藝乘的工作主要專注在:嚴謹、細節、精準,三點上,是表演者鍛鍊身體、心、頭腦的工具。

藝乘的訓練主要是訓練:歌唱,身體脈動,動作形式,文字主題。

這些元素都簡約到絕對必要的地步,直到相當的精確與焠鍊,而這樣的結構,即是「行動」(Action)。

再訓練藝乘的方法有二:

一、歌謠的處裡:果氏認為古老的傳統祭歌會對吟唱之人的身、心產生作用,傳統祭歌的震動可以和身體中流動的生命脈動呼應。當我們找到一首歌謠固有的振動性質時,
會發現這些鎮動其實源自於身體的震動。

這個訓練方式的步驟為:

A:精準唱,唱非常多次,並且每次都要一樣。
B:找出共振性質,讓他觸動我們的身體,引發相對應的細微行動。
C:確定這首歌和其他歌曲的關係、秩序;每首歌都有其獨特的能量,不能混淆。

二、身體的訓練:

A:訓練身體,好像是古典芭蕾或是某些運動項目的訓練,讓大腦可以自由的控制我們的肢體到位,然而果氏認為,這樣的訓練少了身體,而只有大腦。而果氏較偏好後者。
B:挑戰身體:給身體遠超過他工作能力的工作,循序漸進讓不可能的動作成為可能,然而這就是讓身體自覺,腦部疲乏之後,讓身體自己發號司令。

日本戏剧--能剧

(日語:能,のう),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是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种古典歌舞剧,由中世纪从中國传入日本的舞乐和日本的传统舞蹈融汇,從镰仓时代後期到室町時代初期之间创作完成。能在日本作为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与歌舞伎一同在国际上享有高知名度。

内容及名称
所謂的“能乐”(能楽)是「式三番」、「能」(古典歌舞剧)、以及「狂言」(古典滑稽剧,“能”的幕间休息时表演的一种短剧,为与现在的“狂言”区别,多 称“本狂言”)的总称。这三种表演都是由能乐师(能演员、狂言演員及樂師)表演的传统戲劇,但是按照戏曲、戲劇技法和演員的不同又有所區別。廣義的「能」 与「能乐」相通;狭义上則指「式三番」以及「能」。从中世纪以来長期被稱為「猿樂」、「申樂」、「猿(申)樂之能」,但從明治时代改称为「能乐」後,能樂 就成為了一般的通稱。


能的舞台。舞台中央的是主角(シテ),在最前方背向觀眾的是配角(ワキ)。配角旁邊的是合唱團(地謡),主角後面是樂師團(囃子方,右起為笛、小鼓、大鼓、太鼓),輔佐員(後見)。

以下針對能(狭义的能樂)作介紹。能是以主角演員的歌舞为中心,与伴奏之唱唸及奏樂所构成的音乐剧。演員使用面具是能的特征;能的面具稱為能面。戲劇的要 素是由舞蹈(舞)、唱唸(谣)和奏樂(囃子)所構成。其中負責舞与谣等实际表演技巧的是主角(仕手:シテ,能的主角)、配角(脇:ワキ,能的配角)以及狂 言演員(狂言方);負責音乐伴奏的是樂師(囃方),由笛樂師(笛方)、小鼓樂師(小鼓方)、大鼓樂師(大鼓方)、太鼓樂師(太鼓方)组成。主角負責主導齊 唱(地謡)以及演出進行的管理;演出進行由輔佐員(後見)執行。配角、樂師和狂言演員合称為三役。



“舞”是能劇的主幹要素,這點由能劇的日語動詞不是用“演 じる”,而是“舞う”即可見一斑。雖然定義上, 在能劇中存在著明確的舞蹈部分(クセ、舞、キリ)和演劇部分(由“仕草”、“所作”等動作所構成),但実際上,後者也定有各式各樣的“型”,因此“所作” 在定義上雖是由抽象的、象徴性的動作所組成,但廣義上也能視為舞蹈的一部份。也就是說,「舞」的要素亦可泛指在能劇中以身體各部份所表現、詮釋出的一切動 作。

能舞的特徵為於圓形運動中,使用著極端的摺足[[摺り足]與獨特身體準備姿勢[構え]之技術手法。上述摺足與構え不僅在能的舞蹈部分使用,在能的戲劇的部 份也被使用。 摺足是一種足底緊貼舞台面,不舉起腳踝部份的特殊運步法(此種運步法特別被稱為運步[ハコビ]) 。為了要能圓滑地使用此種運步法,必須採取膝蓋彎曲身體重心落在下半身的姿勢,這種身體準備姿勢就是所謂的「構え」。演員藉由運步[ハコビ]和準備姿勢 [構え]兩種技法將自身身體造型,並由此表現出能舞蹈中具有詩學般官能之部分。

日文中“舞”這一詞主要是以能為中心的用語。能的舞蹈從沒被稱作跳舞「踊り」。關於這個問題,有諸家說法,根據繼承柳田國男理論的渡邊保之論述,相對跳舞 含有飛躍或是跳躍之意,“舞”這一詞具有“迴轉”「まわる」亦是圓形運動之意,這一點也被看作是能舞的特色。 相對於在橫長形舞台上,正面面向關觀眾演出的“歌舞伎”或是由歌舞伎裡產生的“日本舞踊”而言,能裡面舞蹈所具有的特色為,在三面面對觀眾的正方形舞台 上,演員邊意識三方觀眾的視線,邊做出劃圓般的動作為基本特點。

若是將能“舞”和“歌舞伎舞踊|歌舞伎舞踏”、“日本舞蹈[舞踏]”作比較,能舞的特色是靜態的,一曲當中沒有甚大的緩急差異, 身體在極度的緊張下呈現出彷彿如硬線條般的體態。此外和西歐的舞蹈芭雷相比,能否定了藉由跳躍以企圖上天的動作,反而採取了重心向下全身呈現出堅實量感的 動作。能全體的節奏[テンポ]比西歐諸般舞蹈緩慢,屬於靜態的節奏。從上可知,能舞不僅和西歐舞蹈相較下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此外和歌舞伎舞蹈、 日本舞蹈相較下,也是含有很大相異的特質。



能裡面以言語來表現所有的劇情部分稱為謠。也就是說戯曲自身,戲曲的詞章、科白被稱為謠同時,這些詞章、科白裡獨特的調子或是抑揚變化的部分(節)也被稱作謠。

能的戲曲裡,登場人物的科白之外,還包含了被稱作地謡的齊唱表現手法。地謠不僅是舞的部分所使用之背景唱曲,其使用的言語表現也還包含了登場人物的心理描 寫或是情景描寫,後代的人形浄瑠璃や丸本歌舞伎等等裡也同樣繼承了這樣的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成為了日本特有的演劇形式。故而能的戲曲無法等同於一般西 歐的對話劇,因為當中有很大的部分為使用著獨白或是敘述的手法。

謠分為沒有調子變化的台詞部分(コトバ)和有調子抑揚變化的部分(節)。台詞為科白,等同於對話,只有劇中演出者才能使用。有調子抑揚變化的部分(節), 通常又被分為合拍(拍子合)和不合拍(拍子合ハズ)兩部分。若是單純從詞章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區別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只使用上述獨白或是敘述的表現來做分 別。地謠一定只唱有有調子抑揚變化部分(節)的謠。若是說台詞的謠是屬於論理的、散文形式的對話,那麼,有調子抑揚變化的部分(節)的謠則是為將感情帶到 高潮如同詩般的言語,基本上使用著美麗的文句和聽起來動人的音調變化作為主眼。實際上,在能裡面演出者若於劇中有對話的場合,一開始先使用台詞做雙方對 話,到了單方感情達到高潮的同時,中途就轉換為有抑揚變化的部分謠,這樣的轉變手法是很常見的。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即使是所謂的台詞,還是含有異於現代人通常對話感覺的抑揚。而且這樣的抑揚是以型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說能裡面所有言語的表現,要如何發話、歌唱都有預先固定好的樂譜作為標準。自然,也無法拿謠和現代新劇裡的台詞做比較。

囃子

能的音樂要素為謠和伴奏(囃子)所構成。在一曲當中複雜地組合了,只含有謠構成的場面、謠和伴奏一同演奏的場面、只含有伴奏的場面(大部分此時為主腳シテ 的舞)等三種場面。簡單而言,伴奏若是和謠一同演奏時,伴奏作為謠的音樂,發揮了輔助謠的功能(稱作「はやす」)。伴奏獨奏的場合,可以透過四種或是三種 樂器緊密地演奏成為獨立的樂曲。


右起為笛、小鼓、大鼓、太鼓。

能剧的伴奏使用的乐器有笛(能管)、小鼓、大鼓(也称大皮)、太鼓(締太鼓)。也称为四拍子。演奏小鼓、大鼓、太鼓时也要吆喝。吆喝声是伴奏里重要的一部分,有固定的曲谱。

能管是竹制的横笛,有吹口和按孔(七个),表面涂漆。由于吹口和按孔间的管内嵌有被称为“喉”(ノド)的细竹,能发出篠笛等其他乐器无法达到的高音。作为 四拍子中唯一的旋律乐器,在只有伴奏的舞蹈(序之舞、中之舞等)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奏乐部分单独演奏时要和着拍子,但在与唱唸(谣)共同演出吹奏旋律 时不和拍子。

小鼓是樱木制、沙漏型的鼓身,里外有两张皮革(马皮蒙在铁圈上),以麻绳拴住固定的乐器。演奏时左手提携麻绳,小鼓置于左肩,右手击打。根据麻绳的拧法、 击打皮革的位置、击打力量的强弱,发出的声音可分为四种(チ、タ、プ、ポ)。演奏时常用往皮革上呵气,或者用唾液去浸湿里层皮革上贴着的调子纸(小片和 纸)等方法来达到合适的湿度。

如何改善“咬齿发音”

咬字,是跟生活习惯分不开的。
平常如果你说话都含糊不清,那么表演的时候当然一样像含着口水。
表演常见的(关于对白方面)问题,就是咬字(当中包括了)吃字。
咬字,影响了对白的清晰度;吃字,影响了对白的完整度。
打个比方,咬字不清的演员,通常给观众听对白听得很吃力。
不是声量的问题,而是把一句话滚得圆圆的,听得满头雾水。
吃字,则把好好的句子肢解,结果一句,假设,本来有10个字的对白,被说成可能只剩下6、7个字而已。

一般上,对付这种问题,当然是从生活中养成“口齿伶俐”的习惯。
不是牙尖嘴利,而是把话好好的说,而不是敷衍的说。
控制说话的速度,不徐不缓的,把话说好,也是一种礼貌。

如果要训练自己,在练习的时候,及至平常自己加油的时候,可以先做“牙臼热身”。
牙臼(jaw)就是耳垂下那两个角对上大概两寸的地方。
怎样练习呢?
张嘴闭嘴张嘴闭嘴,一定要张开到最大的弧度,然后在闭上嘴巴的时候咬一咬牙根。
这样重复几次,让你觉得牙臼附近的肌肉开始暖起来了之后,同时利用丹田发声的方式,念出26个字母,每一个字母重复几次。
比方说,(普通速度)Ak! Ak! Ak! Ak! Ak! Ba! Ba! Ba! Ba! Ba! 如此类推。
念完26个字母之后,(以快一点的速度)重复 Ak! Ak! Ak! Ak! Ak! Ak! Ak! Ak! Ak! Ak! Ak! Ba! Ba! Ba! Ba! Ba! Ba! Ba! Ba! Ba! Ba! Ba! 如此类推。
念完这些,如果有对白,就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先不要管情绪)把对白以比平时慢的速度但高清晰度念出来(声量有帮助)。

另外,听说拿牙膏盖(或是其他的都可以) 咬着读对白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这样不断的练习,一定会有进步的。